湖南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成效
受到國務院督查組肯定
?
近日,《人民日報》(2022年08月29日02 版)刊發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在各地的督查情況《擴大投資促進消費 扎實穩住經濟大盤(大督查在行動)》中指出:“第十一督查組在湖南省了解到,當地通過并聯審批、容缺受理和先建后驗,大幅壓減項目報建程序,今年以來,已累計新增完成立項項目2萬個,總投資額2.2萬億元?!?/strong>對我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成效進行推介。
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涉及幾十個部門及配套的審批及服務事項,其審批服務效率是反映一個地方政府行政效能、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。2019年2月以來,我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,聚焦工程審批流程不暢的“堵點”,部分審批程序繁、時間長的“痛點”,部門信息壁壘的“難點”,協調聯動31個省直部門和14個市州政府,抓好制度建設、平臺管理、考核評價,大力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(以下簡稱“工改”),具體涵蓋并聯審批、容缺受理、先建后驗、區域評估、告知承諾、多規協同、多圖聯審、多測合一、聯合驗收、交房即交證、一窗受理、一網通辦、市政中介服務優化等多項專項改革。2020年底我省全面完成國家規定“統一審批流程、統一信息數據平臺、統一審批管理體系、統一監管方式”改革任務,于2021年2月發布工改1.0版本。2021年以來圍繞“全覆蓋改革、全流程優化、全要素管控”的目標,持續推動工程審批制度體系和審批系統迭代升級,于2022年3月發布工改2.0版。全省工程審批事項由71項壓減至45項,全流程審批時限由236個工作日壓減至19-100個工作日,申報材料壓減約45%。讓項目建設單位無論在湖南任意地區均可享受到無差別受理、同標準辦理的審批服務。經第三方評估抽樣調研,全省建設單位滿意度達到99.12%。在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同時,也促進儲備項目早立項、立項項目早開工、開工項目早投產,有效助推投資落地,扎實穩住全省經濟大盤。
下步,我廳將在抓好工改2.0版全面落實的基礎上,會同部門組織開展全省工改3.0版升級研究,抓好“1+3+4+10+X”項重點任務。包括抓好一個重點:即推進全流程、各環節的審批程序規范化、制度化、平臺化;創新推進三項改革實踐:即推進基于“一張圖”的工程審批系統建設,規劃圖和施工圖“多設合一、多審合一、技審分離”改革試點,經營性項目“驗收即開業”等;部署推進園區建設項目“四即改革”(包括:洽談即服務、簽約即供地、開工即配套、竣工即辦證);持續深化十大專項任務:包括“用地清單制+告知承諾制”、規劃審批改革,“多圖聯審+BIM審圖”、施工許可、多測合一、區域評估、幫辦代辦、交房即交證、住房領域“一網通辦”、市政中介服務優化等。同時,常態化地用好部門績效考核、地區調研評價、營商環境測評以及第三方評估等考核制度,持續打造流程更優,手續更簡,材料更少,成本更省,效率更高的工程建設領域營商環境!
湖南新視威電力發展有限公司轉載